中华贴吧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0

揭秘印象刘三姐表演中,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细节!

[复制链接]

classn_11

2113

主题

2116

帖子

4370

积分

实名认证

积分
4370
发表于 2018-5-31 2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过印象刘三姐的朋友,一定都会对舞台表演效果或者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再现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你知道吗,这场表演背后有很多细节,同样也值得关注!
  
  
  
  1.印象刘三姐的表演场地有100多亩,座位共计约3600个。园区绿化率高达90%以上。
  
  2.灯光、音响系统均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水上舞台采用竹排而建,不演出或者涨水期可以 全部拆散整理,对漓江水体及河床不造成任何影响。
  
  3.表演场地的鼓楼群、风雨桥等建筑散发出浓郁的侗族特色, 鼓楼是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物,底为四方形,上面为多角形,整体采用木质榫卯结构,未用一钉一铆。屋顶采用小青瓦、 四面木板壁;中间的主建筑一层四面通透,内部可上达三层。
  
  4.参演人员达600人,分别来自周边五个村落「猫仔村、兴坪村、田家河村、木山村、木山榨村」的村民,以及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的在校师生。 演出的原生态也源自演员本身真实、纯天然的生活状态。
  
  5.章节一中,每条红绸沾水后重量超过200斤,演员必须在保证动线式演出的前提下,以或坐或躺的姿态舞动红绸,保证整体效果。像这样的演出,每天至少1场,平均3场;
  
  6.“月牙精灵”的演员需要站在来回摇摆的装置上舞动,因此对演员技术要求很高。而摇摆的装置本身浮于水面,更使整个演出增添了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因素。
  
  7.参加演出的鱼鹰有专人进行科学化养育和管理,因为仅供演出使用。停演期间,饲养它们的渔民还会带它们到漓江游水散心,确保维持他们的自然本能和生活习惯......
  
  8.白天漓江上的游船船夫、周边餐馆/民宿的老板/员工可能都是参演人员;随着《印象刘三姐》演出的落户,很多周边村民打破只能靠打渔为生的局限和贫困状态,以演出收入开始,或修缮自家旧屋,开起民宿和餐饮,或改造竹筏荡起土着导游,慢慢找到自己的新营生与新出路。
  
  9.《印象刘三姐》每年都会拿出近千万元的资金来资助并培养参演学生。 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免交学费、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切费用,每月每人还附加1200元的补助。参加 《印象刘三姐》演出,每月还可得到劳动报酬。农村户口学生、县城非农村户口学生及城镇困难家庭学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三年共4500元。
  
  10.在阳朔带动了几万个间接就业岗位。 曾经的阳朔宾馆酒店只有3000多个床位,游客们极少在阳朔停留,而今床位已增至70,000多个床 位,游客们都愿意“刘三姐“而留下。 《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旺季就是阳朔当地餐厅、酒店销售旺季,各个餐厅工作人员戏称,店里一天 要买多少菜跟刘三姐一天演出多少场直接挂钩。
  
  看到这些细节,是不是觉得印象刘三姐不仅是有匠心的表演,还是造福当地人们的功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