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贴吧

搜索
查看: 635|回复: 0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在想什么吗?

[复制链接]

classn_11

3483

主题

3483

帖子

1万

积分

实名认证

积分
11157
发表于 2018-5-24 21: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些年来,由于《欢乐颂》等显示类型的题材影视剧被观众关注,樊胜美的“原生家庭”一类的词汇也被用来当做宣传标签大肆放大。自此,很多人开始关注“原生家庭”到底是什么、“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等等。



很多父母都注重孩子“原生家庭”环境,认为要给他足够的物质条件,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六位家长更是将家里唯一的宝贝宠上天,让孩子压力与幸福并存,殊不知这种“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也并非绝对完美。有很多家长甚至孩子自己发现,“明明我有个很健康的家庭,我明明幸福快乐的成长,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缺点?”,甚至有家长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呢?



其实不然,分析了现如今的社会和家庭结构不难发现,家长们的工作时间和上个世纪的成长环境对当代儿童的教育构成了极大地影响,家长们注重“表面功夫”胜于“内在给予”,是让孩子们依旧没有形成完整人格的根本原因。用一件事情来举例:

前段时间大规模集体爆发的校园各类案件自然是所有家长都不愿提及的痛点,但这个问题所诱发的思考却远不止“学校管理”的方面。家长们是否有考虑过,孩子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要在教室里度过,在孩子的概念里,白天的时间远比回到家吃饭睡觉游戏的要多,接触的新鲜事物和朋友也会让这学校中的几小时影响孩子一整天的记忆和思考。于是乎,“在学校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都足以成为影响孩子一天甚至一生的重要稻草。由此我们想到,家长在看到孩子们放学回家后,除了问一句“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好好学习啊?”、“今天有没有乖啊?”后,是否真的腾出时间与孩子沟通,是否让孩子敢于甚至放心的将自己心底的困惑和秘密交付给家长。

歌词里唱过“小小少年很少烦恼”,在我看来,孩子的世界远比大人复杂得多。抛弃“校园事件”中的各类血腥字眼,实际上习惯而又日常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只是家长看来微乎其微但确实对孩子很重要的事情。

电影《美丽童年》里的故事就很好的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问题抛向观众,给了这些“以为孩子很好很听话,什么也不懂”的家长一次自我反思的机会。学习好又孝顺的覃月出生在城中村的家庭里,父母眼里她是乖巧懂事的女儿,但是这样乖巧的女儿在学校又经历了什么呢?同学的挤兑,被迫无奈的说谎以及为了圆谎而撒下的更多谎言……这个故事里,没有错的老师,没有错的同学,更没有错的家长,但是为什么孩子会变成一个“说谎”的姑娘?孩子为了什么而整天闷闷不乐?这不是妈妈用一句“孩子,你今天怎么不开心?”就能解决的。



看完这部电影很多人会感慨自己的童年也是在经历了这么多“小事”后变得懂事,但是这部电影更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不可说”到底是什么。常说的“精神陪伴”不是用孩子爱的东西满足他,也不是用“别人家的孩子”、“乖不乖”来教育他。陪伴,更多的是用正确的方式指引他,用正确的思维诱导他,相信拥有了父母的精神支持,我们的孩子不仅能在学校对“暴力”大胆说不,也可以脱离pad、游戏机,做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健康快乐的人。这,不就是我们这些做家长所希望的吗?

7月13号,电影《美丽童年》将会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希望通过这部电影的微薄力量,可以让更多家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以让家长回到他们的童真年代,去设身处地体会“成长”,感受孩子们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吧。愿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美丽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